免费小说 > 历史军事 > 亮剑之军工系统 > 第385节
  李云龙看着在黑暗中渐渐远去的汽车,悻悻的说:“小东北,这是一个也没留下,他们要是不给咱们送几架飞机来,这生意是不是亏了?”
  “放心吧,团长!”王学新很有信心的回答:“亏不了!”
  王学新之所以这么有信心,是因为他知道杜立特肯定回国后肯定会调查顽军的情况是否真像王学新所说的那样“保存实力”,而这种迹像此时在顽军身上已经很明显了,其它的不说,他甚至可以直接去调查“飞虎队”。
  然后杜立特就会发现,顽军各项条件虽然比八路军好,甚至可以说好很多,但顽军存在一种“拿装备不打仗”的情况……如果顽军只拿装备不打仗,对鹰酱而言就是给出装备却发挥不了作用,那还能有什么意义?
  知道这些后,只要杜立特不笨,都会选择在八路军建设航空兵。
  王学新和李云龙边聊边走,走到办公室门口时,李云龙看了看周围,接着就压低声音神秘兮兮的对赵刚说道:“老赵,把好东西给小东北亮一亮!”
  赵刚对李云龙这样子有些不满,责怪道:“唉,我说你,咱们坐得直行得正,还偷偷摸摸的跟做贼似的……”
  “你不懂!”李云龙一挥手,说道:“总之这事,听咱的没错!”
  王学新有些猜出李云龙这说的好东西是啥了,应该就是小北岭织布厂的事。
  果然,接着就见赵刚从抽屉里取出一卷布放到办公桌上,然后展了开来对王学新说:“王学新同志,这就是我们织布机织出的布料,考虑到你们可能没空去小北岭,我就带了一些来让你们看看!”
  李云龙则迫不及待的拿着油灯凑到布料前,一边照一边用手轻轻抚摸着,乐呵呵的说道:“瞧瞧这质量,瞧瞧这纹路,那可是没得说啊!这下咱们是真他娘的发财了!”
  然后眼睛朝赵刚一瞪,说道:“我说老赵,这事儿咱能不报就不报,尤其是旅长那,懂不?”
  赵刚一听这话就明白了,李云龙官原来躲的不是别人,就是旅长。
  不过想想也对,独立团一旦有什么缴获,旅长那少不了会来沾点光,这织布机可只有十台啊,是独立团的命根子。
  王学新看着这布倒是没什么感觉,因为他在现代见多了这样的布匹。
  不过他却知道,这在李云龙等人眼里就不一样了:手工织的跟机器织的是两回事。
  王学新看了看,就问了最关心的问题:“政委,产量怎么样?”
  赵刚随手就拿过一份文件递了上来。
  王学新接过一看,上面一项项都记录得清清楚楚的,用料、布幅、人工、汽油……织布机是用电的,八路军没有发电站,只能用汽油发电。
  李云龙在旁边呵呵笑道:“看这些没啥用,那啥七七八八的数字一大堆,倒头来还不是加加减减的?咱们就先算大头!”
  说着李云龙就在文件上指着几个数字,说:“每台机器一天织40米,十台机器就是400米,一斤的棉花能织1.5米的布,成本只有一毛三,转手一卖就赚了六毛多,也就是一天能赚两百多块呐!”
  说道两百多的时候,还用手背拍了拍手掌,就像多了不得的事似的。
  王学新听到这数字是有些失望的,一天才赚两百多?
  这可是十台机器啊!
  不过转念一想就发现问题了,这可不能用现代的人民币来看这两百多块钱,这是八路军根据地,此时根据地已经全面用上边区币了,再加上八路军大生产到处耕种粮食,粮价已经稳定在七分边区币一斤的价位上。
  七分钱一斤粮,那两百多元钱可以买多少粮?
  王学新稍微一算,然后眼睛就瞪得老大的,他还有些不相信的问:“团长,您是说……这一天赚的钱,就可以买三千多斤粮食?”
  李云龙“嘿嘿”笑了起来:“那可不?”
  然后李云龙又接着算道:“以每人每天五两米算,这都可以养活六千人啦!咱部队才多少人啊?肯定得扩军啊,到时保证能拉起一支队伍!”
  这话说的是。
  其实每人每天五两米对八路军而言不仅足够,还有富余了,那一天天的都是吃地瓜粥的,三两米足够了。
  除此之外,部队要是自己开点荒种些地,那不就可以拉上一支上万人的部队?
  王学新听到这也高兴起来,这可是件大好事:运城有人,独立团又经常缴获装备,李云龙上缴的时候又总会偷偷留下一批,所以这些都不缺,缺的就是吃的那口粮食。
  现在有了织布机,这粮食的问题也解决了,那扩军就不是大问题了。
  这时李云龙看了看布质,又说了句:“其实我看这布还不只赚六毛多,咱这布能跟那手织的粗布比吗?卖个八九毛也有人要啊!”
  “老李!”赵刚拍了下桌子骂道:“你搞什么名堂,真当咱们部队是做生意的地主老财了,你这么卖,想买布的老百姓怎么办?”
  第670章 市场
  “还能怎么办?”李云龙有些不服气的回道:“咱们织这布也不容易,我这赚了钱又不是藏着揶着,还不是都用来拉队伍了么?再说了,咱们这不是一手交钱一手交货吗?要是没钱买不起,就买粗布去啊!”
  “老李!”赵刚语重心长的说:“你这不是哄抬布价吗?别人看你这么干,粗布也涨价怎么办?这边涨那边也涨,倒头来老百姓买不到衣服,你看着能安心?这是地主老财才干的黑心事,咱们八路军可不能这么干!”
  “谁说这是地主老财干的?”李云龙不服气了:“地主老财才不会卖布呢,他们是明着抢!咱们卖布是明码标价一个愿买一个愿卖,怎么就不行了?”
  赵刚就说服不了李云龙,就气得发抖,接着直接就回了句:“总之就是不行,你要是涨价,我就给上级打报告!”
  李云龙“操”了一声,说道:“有你这么当政委的吗?他娘的胳膊肘尽往外拐,咱独立团个个饿着肚子去打鬼子就最合你心意了!”
  “你……”赵刚无话可说,把喝水的牙杯往地上一摔,牙杯掉在地上铿铿咣咣的直响。
  李云龙在这方面是小孩子脾气,一向不认输,见赵刚摔东西,他也抓着酒碗摔了个粉碎。
  完了后又觉得不解气,“砰”的一声一脚把炕桌给踢翻了。
  王学新摸了摸鼻子没说话。
  在这方面王学新其实是支持李云龙的。
  市场这东西有它自己的规律在,布的质量好卖个高价其实是正常的市场行为。
  但赵刚身为政委,他首先想到的就是百姓买不买得起,而不是独立团能赚多少钱。
  然而,这事要怎么说呢?
  想了想,王学新就走到赵刚面前说道:“政委,我觉得这事吧……咱们还得仔细掂量掂量……”
  赵刚气呼呼的站起身,语重心长的说道:“王学新同志,我还以为你能明白事理,没想到你也跟李云龙这土匪穿一条裤子,这是资本主义思想你明不明白,这是典型的利己主义,只为自己考虑不为百姓着想,要犯大错误的……”
  李云龙在那边听着这话就不服气了:“怎么就是利己主义了?百姓自个也织布卖,他们也是利己主义?”
  接着又是你一言我一语的吵个不停。
  王学新在中间则是两头难做人,得罪哪一边都不是。
  过了好半天,赵刚才稍稍平下心来。
  乘着这时,王学新就上前说道:“政委,我考虑的也是百姓的利益,咱们就从百姓的利益出发,说说这事行不?”
  赵刚瞄了王学新一眼,然后不甘愿的点了点头,说:“行,我听着!我就不信了,你涨价还能涨出百姓的利益来!”
  王学新说道:“政委,这事咱们应该这样想,百姓可不只是只有买布的,还有一大堆织着粗布卖了想换几个钱吃口饭的呢!反而是那些买布的,他们大多不织布而且手里有几个余钱,比如贩盐的商人,再比如卖粮食、卖棉花的!”
  “我说的不就是这个?”赵刚起身反问:“贩盐的商人我姑且不说,他们生活更为富余,但种田卖粮的,种棉花卖的,他们种点田容易吗?这要是自个种了一年的棉花,还不够为家人买几块布做几身棉衣过冬,你们这钱揣在兜里不发烫?”
  王学新点头道:“政委,您这话说的是,但那些织着布指望着卖些布换点粮食的呢?这些百姓也不少吧?”
  王学新这话说的是实情,根据地里相当一部份百姓过着自给自足的生活,种田同时又在农闲时织布,又或者种棉布又织布的,数不胜数。
  许多人都指望着能将织好的布换一些钱过个好年。
  赵刚疑惑的问:“我知道这些人不在少数,但这跟布价有啥关系?”
  “当然有关系!”王学新拿过布放到赵刚面前,说:“政委您看,这布的质量,没得说,肉眼一看就比粗布要好得多。咱们要是卖得跟粗布一个价,多少来着?”
  李云龙在那头应了声:“七毛五一米!”
  “七毛五一米!”王学新暗道,这布的确够贵的,一米布十斤米。
  不过话说回来了,在人工织布水平还相当落后的时代,需要用时间和人工消耗在里头的东西的确贵,只有等到大规模使用机器取代人工的时候,这价格才会降下来。
  这些不是重点,王学新将身上的粗布一扯,跟新布摆在一块亮在赵刚面前,问:“政委,这两种布要是同样的价,要是你,你会买哪种布?”
  “这还用说?”赵刚说:“肯定把机器织的啊,这线织得又密又匀,比粗布可要好上不少!”
  “这就对了!”王学新说:“这要是政委都知道选咱们的织布厂织出的布,那其它人就更不用说了,他们一个个的都得选咱的布啊!”
  “这有啥不好的?”赵刚反问:“那百姓不就可以用同样的钱用上更好的布了?”
  赵刚始终没有从自己是“卖家”这个角色脱离出来。
  “话是这么说!”王学新点了点头,然后补了一句:“可是,这卖粗布的百姓,他们手里的布可就卖不出去了!”
  赵刚一愣,然后半张嘴就说不出话了,他没想到这一层。
  李云龙听着这话就来劲了,他蹭的一下从炕上跳了下来,说道:“对对对,还是小东北有见识!我说老赵,听听人家说的,那才叫为百姓好!咱们这布要是不卖贵些,你不就要把织布的百姓往绝路上逼吗?”
  李云龙这下可是扬眉吐气了,他背着手走了两步,然后抓住这个机会抖着手教训起赵刚来:“再说了,这在家织布又拿出来卖的,那可一个个都是穷苦百姓啊!有哪个富贵人家能在家里又是纺线又是推着织布机的?咱们要是把他们逼上绝路,那才是真正的犯错误!”
  说着还凑到赵刚面前,问:“老赵,你说是不是这个理?”
  赵刚脸上青一阵红一阵的,过了好一会儿,他才点了点头,说:“行行,就高一些,不过我可得丑话说在前头,不能太高!”
  第671章 体系化作战
  因为有了赵刚的压力,李云龙和王学新两人好说歹说,才把布价定在一米8毛。
  这还是一分一分的往上抬的,每一分都要费一番唇舌反复讨论。
  王学新明白赵刚在担心什么,他就担心这布价一高会引起连锁反应,导致粗布的价格也上升了。
  此时就快要入冬了,正是百姓准备冬衣的时候,百姓要是没钱买布那还了得?
  别看这赵刚是燕京大学的毕业的肚子里有墨水,但对市场这东西就愣是一窍不通,一心只想着价格能低就低这样百姓才能得到实惠,殊不知市场自有市场的规律,要是违背了这个规律,不但无法让百姓得到实惠反而会为其所伤,简单的说就是好心办坏事。
  王学新虽然对这时代的价格不太清楚,但还是觉得8毛钱的定价还是太低了,之前所说的问题依旧存在。
  不过因为赵刚那坚持只能定在8毛,不能再多,否则他就要向总部打报告,于是王学新和李云龙才只能作罢。
  李云龙还嘟嘟嚷嚷的小声抱怨着:“我就说酸秀才没用吧?到嘴的肉也不吃,有这样做生意的吗?按我说,咱做生意的时候就得像个生意人,别老想着自己还是八路军!”
  王学新在这方面还是赞同李云龙的看法。
  原因是做生意这东西其实是很残酷的,有人说商场如战场那是一点都不假,任何时候都是这样。
  如果做生意时不把自己当生意人,那么就跟绑着手上战场没啥区别。
  八路军此时因为环境所迫不得不想尽各种办法赚钱生存,这要是不能在生意场上站稳脚跟甚至还亏本……那么上级号召的“自力更生”又能有多大的意义?
  不过,王学新认为这事不急,赵刚最终还是会把价格提上去。
  果然,这一天在王学新给占战术班讲课的时候……所谓的战术班,就是各师各团派到王学新这来学习指挥坦克作战的。
  这些指战员因为是来学习指挥的,因此被单独编成一个班。
  lt;div style=quot;text-align:center;quot;gt;
  lt;scriptgt;read_xia();lt;/scriptg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