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小说 > 历史军事 > 亮剑之军工系统 > 第354节
  迟疑片刻,楚云飞就下令:“命令全军,退守第二防线,层层阻击稳步后撤,没有命令不准后退半步!”
  “是!”
  撤退是不能丢下阵地转身就逃。
  否则,两条腿又怎么跑得过鬼子的机械化部队?
  到时被鬼子追上,就是后背对着敌人的枪口和炮口,那时就是溃退而不是撤退。
  因此,撤退必须层层阻击边打边撤,同时还需要八路军的配合慢慢拉长鬼子的战线消耗其进攻力……
  就在楚云飞考虑联系李云龙的时候,李云龙那边就发来了一封电报:“楚兄放心,我部将派出部队骚扰攻击鬼子侧翼和补给线掩护楚兄撤退,楚兄保重!”
  楚云飞拿着电报叹了口气,说:“知我者,李云龙是也!”
  方立功看着楚云飞的表情,似乎读懂了什么。
  楚云飞这时看似有感而发随口说了这话。
  但是……
  李云龙这个潜在的“敌人”,在战场上能跟358团配合得这么好打得鬼子节节败退。
  而阎老西这个司令却……
  当然,这话不能说出口,但憋在心里又难受。
  于是楚云飞才会感叹李云龙这“知己”。
  第611章 反攻
  因为有李云龙的“买粮”大计,沈泉及时从吕梁山运了一批粮食过来解了燃眉之急。
  不过这也只是暂时解决而已,赵刚那一统计,然后就得出了一个结果:“如果百姓不增加的话,每人每天三两米,够吃一个多月!”
  会议室里安静得连根针掉在地上都能听得见。
  粮食只够吃一个月,而且还是百姓不增加的情况。
  但是现在,百姓依旧在源源不断的从山下被赶上来,有许多百姓甚至都不是运城的,而是鬼子从其它乡村赶过来的,他们中许多人身上还带着刀伤。
  那是鬼子有意用刺刀划的,为的就是给八路军增加麻烦……受伤的人不仅干不了活还需要人照顾,甚至还要消耗药物。
  粮食还是小事,时间一久弹药问题又会慢慢浮出水面。
  之前八路军在吕梁山作战的时候也有弹药不足的问题,但那时的八路军更多的是打游击,打游击优势,就是没弹药时躲在山区里跟鬼子捉迷藏,积蓄了一段时间的弹药突然出来给鬼子来一下。
  但现在八路军在中条山上是正儿八经的打正规战守着一道防线,没有稳定的弹药供给肯定是行不通的。
  然后赵刚又提出了一个新的问题:“还有我们的钢铁厂、炼铜厂以及铜铁矿……它们大多都是防线外而且有公路相连,极易遭到鬼子的攻击,咱们是守还是不守?”
  会议室又是一片沉默。
  铜铁矿因为需要运输,而且还是大重量的运输,因此就算穷山僻壤也都修了公路,这反而方便了鬼子进攻。
  过了好一会儿,张大彪才应了声:“守啊,当然得守!要不咱们子弹步枪怎么造?”
  “问题是怎么守?”赵刚又问。
  “咱们不是也有坦克吗?”张大彪回答:“还一次次把鬼子打得落花流水的。鬼子坦克来,咱们就用坦克守呗!”
  “说的好听!”李云龙眼睛一瞪,回道:“咱们一共才五十几辆坦克,咱们矿场和工厂加起来也有四十几个,一辆坦克守一个点?有你这么守的吗?”
  张大彪马上就没声音了。
  王学新没说话。
  其实李云龙说的这个还不是大问题,如果可以的话,坦克可以机动防御,比如在几个主要矿厂之间游走增援。
  问题在于这么打对弹药的消耗是惊人的,用不了多久就会把弹药储备消耗完,到时怎么办?
  所以这些都不是长久之计。
  王学新想了想,就说道:“团长,咱们讨论来讨论去,说的都是守,咱们为啥不考虑进攻呢?”
  王学新这是语不惊人死不休,会议室的众人霎时就全都将目光集中在了他身上。
  “五营长!”关大山摇头说道:“鬼子这可是在运城一带集结了三个师团啊,之所以只有一个师团在进攻,那是因为兵力没法展开,他们是打算用这些兵力直插到黄河的,咱们充其量也不过三万多兵力,守着中条山都难,还进攻?”
  关大山虽说没讲到重点,但干部都能听明白。
  他说的其实是八路军作战的特点……八路军擅长在地形复杂的山区作战,而如果要反攻的话,就势必要下山到平原与鬼子作战,这却是以己之短攻彼之长,就跟找死没多大区别。
  李云龙却是不信王学新会提这么一个有违常识的建议,于是就问了声:“小东北,你说清楚点,怎么个反攻法?又反攻的话,打哪里合适?”
  王学新想也没想就回答道:“要反攻,当然就是打运城!”
  “运城?”
  “又打运城?”
  ……
  会议室里一片哗然,谁也没想到王学新居然会计划二打运城。
  赵刚好奇的问了声:“说说,为什么又打运城?”
  王学新回答:“因为所有的问题,比如粮食问题,弹药问题,还有工厂、矿场等,它们的安全都可以归结一个问题,那就是运城!只要拿下运城,鬼子无论如何也不敢深入我军腹地,因为他们的后勤补给线就处在运城的攻击之下,更严重的还是……他们深入我军腹地的军队随时都有可能被我军包围!”
  赵刚看了看地图,就点头表示赞同。
  这也是运城一直以来都是兵家必争之地的原因。
  “所以!”赵刚说:“你的意思是,把所有问题都转变成一个问题?这的确是把复杂的问题变简单了,但是……”
  李云龙出声反对道:“说这些有啥用!重点是运城有那么容易打吗?那碉堡、炮楼在城外跟撒豆子似的,上一回咱们还是取了巧用火车撞进去,这一回鬼子还能让咱们再撞一回?”
  干部们纷纷点头同意。
  上一回打运城的情况还没过多久,许多人打下之后还感到庆幸,多亏了小东北想到用火车撞的办法,否则打上几个月也别想打下来。
  张大彪叹了口气,说:“五营长,咱们就别想这美事了。鬼子有了上回大意失运城的经历,这一回啊,那是什么洞什么门肯定都给封得死死的!”
  孙铭迟疑了下,就问:“五营长,你是想派人混进城里?这个法子可能也不行!运城百姓都逃得差不多了……”
  “不!不是混进城里!”王学新回答:“我打算强攻!”
  李云龙忍不住应道:“我说小东北,平时看你挺精明的,今儿个怎么了?”
  “团长!”王学新回答:“首先,如果连我们的同志都想不到会打运城,鬼子肯定也想不到,那算不算出奇不意?”
  赵刚点头道:“算!但是五营长,打运城用出奇不意可不行啊!那是一座城,城外还有碉堡……”
  “南面没有碉堡!”王学新回答。
  “南面是没有碉堡。”赵刚说:“可那是因为有一大片盐湖,那跟碉堡有啥区别?难道咱们还能游过去?”
  王学新点了点头,说:“是的,为什么不呢?”
  “胡闹!”赵刚说:“有你这么打仗的吗?这样打,多少部队都得躺在盐湖里回不来……”
  王学新回答:“如果,我们把坦克送过去!”
  第612章 防范于未然
  运城中心老北街,在各街的转角处有一座被晋绥军用作粮仓的三层建筑里,第37师团师团长安达二十三把指挥部设在这里。
  鬼子是在第二天中午才彻底占领运城的。
  虽然阎老西逃走后晋绥军兵败如山倒,但却有些散兵和百姓自发的组织起来依托碉堡工事和地道与鬼子打游击……
  自从八路军开展地道战以来,晋绥军甚至顽军也都学会甚至用在战场上了,结果鬼子就要一个地道接着一个地道的清除。
  原本以运城这座坚城再配上四通八达的地道,守住个把月那都是小散一碟,但打仗这东西就是这样,要是部队没有勇气作战再好的装备再坚固的城池也是白搭……这也是华夏有过一段“精神原子弹”时期的原因之一。
  因为部队的士气和勇气十分重要,且华夏军队又一次一次的因此取得胜利,再加上受毛熊的影响,于是就片面强调精神意志的重要而忽略了客观条件。
  安达二十三之所以要亲自坐镇运城,是因为运城是这次行动的关键节点,更重要的是易守难攻。
  上一回帝国军队就因为轻敌被八路军夺走了运城,导致整个中条山及铜铁矿都被八路军占领,更重要的还是驻守在黄河北的几个师团还处在危险之中。
  这一回,安达二十三再也不敢有半点放松了。
  他对副官说:“第一次失守可以说是轻敌,第二次失守又能算什么呢?那就会成为全军的笑话要被绑在耻辱柱上吧!”
  因此,安达二十三一进运城就马上着手组织运城的防御。
  通铁路的门直接封上,铁路全部挖断……其实铁路在晋绥军驻守时就已经挖掉了,就连枕木都被百姓捡了回去当柴烧,只留下一条用碎石铺设的路基。
  但安达二十三还是不放心,他担心这能走火车的硬路会被八路军的坦克利用。
  安达二十三说:“如果坦克从城门或是自缺口冲进城里,再沿着这条路快速直插运城中心呢?我军的炮兵部队及军火库等都将遭到毁灭性的打击!”
  于是二话不说,下令把这些路挖断设上路障、地雷或是陷阱。
  接着又在城内布下两个炮兵大队并屯集炮弹……
  安达二十三是这样想的:
  八路军有坦克,坦克可以进攻城外的碉堡和炮楼,在这时候能起作用的就只有炮兵。
  所以,只要炮兵够强炮弹够多,就一定能守住运城。
  最后,安达二十三又在城外挖了反坦克壕并布下一重又一重的铁丝网……反坦克壕使坦克无法经过,铁丝网可以卷进坦克履带使其无法行动。
  唯一让安达二十三不放心的,就是八路军的“喷进弹”。
  窗明几净的会议室里,副官将一份份文件分发到与会的各联队指挥官面前,整个会议寂静一片,所有人都坐得笔直一动不动的等着安达二十三训话。
  安达二十三站在旭日旗前,忧心忡忡的对部下说道:“诸位,发到你们手里的,是用关八路军使用的新型‘喷进炮’!”
  座下的鬼子指挥官虽然没说话,但面部表情都有些怪异,八路军居然还有“喷进炮”,重点还是“新型”?
  安达二十三或许是看穿了他们的想法,就厉声说道:“混蛋,上次运城失守的教训还不够吗?如果还像你们这样轻敌,运城可能会再丢一次,帝国军队将再次陷入危机!”
  “是!”部下纷纷应声,接着认真的翻看着面前的资料。
  安达二十三介绍道:“这是一种装在汽车上的火炮,拥有十二根炮管,一次发射就能打出十二发‘喷进弹’,只要几门这样的火炮,就能打出一个炮兵大队甚至一个炮兵联队的火力,是我们最大的威胁!”
  lt;div style=quot;text-align:center;quot;gt;
  lt;scriptgt;read_xia();lt;/scriptg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