巨望县县城与望台码头之间,步行的话约莫要一炷香的时间,县城是去繁都的必经之地,也是国人、商人、旅客和行人投宿的最佳地。
石忞路过巨望县县城的时候因为必须减慢速度,便稍微观察了一下,县城是方方正正的,有四个城门,几条商业街,还有高大的城墙和护城河,比一般县城大一倍以上,和受地形影响一条街通头渡河县相比,更繁荣更大。
这是她第一次来巨望县,也是第一次骑马离开繁都那么远,从中午一直骑马到太阳西沉,也不知道县城离望台码头还有多远,出了城问了路便继续赶路。
巨望县去繁都走的是陆路,倒不是南江没有支流流入繁都城,而是支流偏湍急或水深不够,不利于水路运输和航行,开凿成大运河那样的人工运河又需要大量的人力物力,再加上巨望县到繁都坐马车也就一日距离,若骑快马半日都不要,繁都又有景湖,所以华高祖觉得没必要再建运河,便只建了作为军事防御的皇城护城河和繁都城护城河。
贼人出城就直奔巨望县,明显是要改走水路,一来水路快,二来望台码头人多嘴杂方便隔断追踪,是逃跑的上上之选。石忞一个人终于追到望台码头时,晚霞照耀在清澈的江面上,仿佛随时要被黑暗替下。
虽然天色将黑,但热闹的望台码头却丝毫不受天色的影响,出航的船纷纷回港,一眼望去码头边全是各式各样大大小小的船,岸上更是人来人往,车多,人多,货物也多,有在卸货的,也有在装货的,时不时还能看到穿插其中巡逻的漕兵。
漕兵完全不同于都督府军、边军和护城兵,不仅招录的方式不同,享受的待遇也完全不同,而且漕兵与其说是兵,不如说是有薪酬拿的专业衙役更贴切,因为漕兵对专业性要求很强,有点类似于水手,必须熟悉水性且身体健壮。
太宗时期因粮食运输的实际需要,始设漕运司于巨望县,设转运使一名,正三品,佐官若干,由转运使自行招募熟悉水性,专业性强,了解南江、大运河和北江河流的人为漕兵,限额两千,主要负责粮食运输、重要码头的治安管理和河流疏通治理等。
后因总司设在巨望县,对大运河和北江水域鞭长莫及,无法实施有效管理,逐又增设两分司分别位于南江与大运河交汇处和北江与大运河交汇处,由正四品副转运使坐镇,下设若干佐官,和总司一样各招募漕兵一千五,算缩小版的总司,且为总司所管辖。
高宗时期,北江几度泛滥,漕运司既要管运输等,又要管河道梳理治理,分身乏术,转运使便多次上奏高宗,高宗体恤官员,就又增设了河道司,将漕运司位于北江的河道治理权分给了河道司,让北江的运输和治理彻底分了家,河道司亦招募漕兵,全国漕兵最多时,达到近两万人,直到武宗为平息叛乱减轻国库负担裁减人员,才降到一万多。
漕运司和河道司都不属于六部或者其他衙门,而由皇帝直接管辖,定期向皇帝汇报,两司经费为国库定向开支之一,每年纳入预算,按季拨付。
自高宗时期多次治理北江后,北江便极少发生大规模泛滥,最多殃及河岸附近村庄良田,再也没有发生一下淹没若干省县的大洪灾,石忞几经考虑便于去年撤销了河道司,官员和漕兵归于漕运司,并加以精简,现在在岗官员百余人,胥吏四百余人,在编漕兵约七千余人。
河道疏通治理之权任归漕运司,又恢复到了太宗时期的集运输与治理于一体,只是人员比之前多了一些,但比起中期的开支来说,算是节约不少。
因为漕运司和其他衙门都不同,是专业性的衙门,官员也都是慢慢培养起来的,只熟悉漕运河道事物,对政务处理经验比较匮乏,基本上升到转运使也就到头了,石忞便变着法的把转运使和副转运使的品级提升了一下。
转运使挂工部尚书衔,正二品,副转运使挂工部左侍书衔,正三品,其他的佐官也都适当提了提级。挂衔不是实职,就是个虚衔,但按照就高不就低的原则,只要挂的衔比实际职位高,那就可以按挂的衔来享受俸禄等待遇。意思是工部主政的还是工部尚书,转运使一个挂尚书衔的,说话都没他开口的余地。
就提级这事,转运使和副转运使去年几次上奏疏谢恩,还表明想亲自来繁都谢恩,石忞自然不让,但为了安抚他们没说那么直白,反而多次言语嘉奖,言明他们漕运的重要性,让他们好好干!
原本的转运使是司空慊的人,被石忞革职发配了,现在在任的转运使是石忞提拔的,也亲自召见过,人有点油腻,但专业能力很强,和另一位候选人比起来,综合能力也更强一些,便提了他。
去年河道司刚撤销的时候,漕运司上下多有怨言,因为人没给他们增加多少,活却多了很多,肯定有点不高兴,有的官员还喝闷酒发牢骚,全被暗言一字不漏都写给石忞了。
前世没少吐槽的石忞知道这是正常情况,要是她在他们的位置上,肯定也会发一发牢骚。直到后来整个漕运司从上到下都适当提了提品级,暗言就再也没报他们发牢骚的言论了。
看着热闹的望台码头,石忞一路风尘仆仆,是又累又饿又冷,越接近南江风就越大,就像现在都时不时吹一阵江风,冬天皮肤本来就干燥,刮了一下午,嘴都是紫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