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小说 > 历史军事 > 汉世祖 > 汉世祖 第367节
  “怎么,这般刻苦好学,挑灯学习?”刘承祐走到书案前,拿起其所书之文看了看,笑道。
  高贵妃说:“出巡以来,白日行路,得空即嬉玩打闹,耽误了太多功课,只能夜间补上了。如不多加管束,我怕这孩子玩物丧志!”
  听贵妃这么说,刘承祐摇摇头,道:“哪有你说得这般严重,他们年纪尚小,在宫廷中修文习武,课业已不轻松了,难得随朕出巡一趟,增长见识,开拓视野,放松心情,才是首要的,功课,可以暂时放一放!”
  说着,刘承祐摸了摸刘晞的脑袋,吩咐道:“我做主了,去睡觉吧!我与你娘亲,还有要事需办,你就别在这里打扰了……”
  闻言一喜,但刘晞没挪脚,而是眼巴巴地望着母亲。见状,高贵妃有些无奈道:“你父都吩咐了,我又岂敢违旨,去吧!”
  “是!”刘晞规规矩矩地一礼,随即被宫侍牵拉着手,一蹦一跳地退下了。
  待到只余下男女、雄雌、公母之时,来自身体本能的悸动慢慢地填满心房,空气中都弥漫着淡淡的荷尔蒙的气息,刘承祐也放下了明君的肃重架子,直接地扫视着他的贵妃,欣赏着其美态……
  此时的高贵妃,钗饰已然卸下,乌黑的长发柔顺地披着,一袭淡黑的长裙,轻纱罩体,绣着花鸟的抹胸只能遮掩住三分之二,曝露的部分,白皙而丰满,肉眼可见的柔软,举动之间,波涛汹涌……
  贵妃也是经验丰富的美妇人了,没有任何羞涩,大大方方地将自己曲线玲珑的完美身段展现在皇帝面前,刘承祐对她身体的迷醉,让她感到发自内心的欣喜。
  当然,没有太急色,再是色授魂与,刘承祐也还能把持得住。再者,即便约pao,也是需洗漱一番。
  暧昧的气息在殿内氤氲,贵妃殷勤地亲自侍奉着刘承祐,给他去带解袍,摘去发冠,亲自拧好一张丝帕,供他洗脸。
  “还以为官家今日,会在接见大民官吏中度过!”嘴里则随口找着话题说。
  “早就见完了,一帮生面孔,在朕面前就像一群鹌鹑,畏畏缩缩,战战兢兢,恭顺异常!”刘承祐回道。
  “地方官吏,难得谒君,而今得见御颜,自然会慎重些,也正凸显官家的威严,已遍及道州!”高贵妃这么道。
  擦了把脸,洗净油腻,刘承祐说:“正是因为难得见我,方才不以为然,天子的威严,常常被人挂在嘴上,但真正将之当回事的,又有多少人?”
  “我知道他们在畏惧什么,我历次出巡,总免不了黜免惩罚贪官奸吏,他们啊,是担心自己头顶的官帽,担心自己手中的权力。别看他们恭顺乃至卑敬地迎奉我,仿佛得了莫大的荣耀一般,只怕那心里,恨不得我快点离开,也免得他们担惊受怕……”
  听刘承祐这番言论,高贵妃不由笑道:“物有其别,人有其异,地方官吏之中,只怕也不乏尽忠王事的良臣。官家这般说,却是将天下官吏批判得太过不堪了,若是传入臣下耳中,只怕会令他们更加惶恐!”
  “这可是你我之间的私话,可不许传扬出去,否则,朕严惩不贷!”闻之,刘承祐笑了笑,探手用力运了下球。
  被皇帝突然的动作惊出了声,娇吟自红唇吐出,不由嗔了刘承祐一眼,高贵妃妙目之中勾人的波澜愈浓了,说:“陛下威严如此,我怎么敢……”
  “娘子,热水已经准备好了!”两名宫婢抬着一盆热水入内。
  指着床榻,高氏说道:“放在榻前,你们出去吧!”
  “是!”
  大马金刀地坐在榻边,高氏蹲下身子,使得娇躯的曲线愈加曼妙,亲自给刘承祐脱去鞋袜,放入盆中,给他清洗按摩着。
  于刘承祐而言,入目白花花一片美妙风景,双脚包裹在热水中,感受着贵妃熟练的按捏,嘴中也不禁发出一声畅快的呻吟,慢慢地闭上了眼睛。
  寒从脚起,泡了没一会儿,额头已明显挂上了一层薄汗,脊背也开始发热。睁开眼,脚下热气袅生,笼罩在贵妃玉容前,披上一层朦胧,垂下的发丝,也带上了少许雾露,鼻尖也挂上了一点水珠,顾不得擦拭……
  见此状,刘承祐不由感慨着:“让你这端庄高贵的贵妃给我做这奴仆之事,太过委屈你了!”
  闻言,贵妃仰着玉首,温柔一笑,语气很自然:“纵使人前显贵,在官家面前,本为以奴婢,伺候你乃应为之事。况且,古有举案齐眉,妾所为者,还差得远呢!”
  万恶的旧社会,万恶的封建思想,身处其间,却是让刘承祐这般享受,理所当然……
  “对了,你对刘晞,还是太过严厉了,他才七岁,寻常人家,这等年纪,正是追逐打闹的时候,身在帝王家,已然大大限制其天性,如今正是启蒙学习阶段,你这做娘亲的,不必过于严格了!”刘承祐想起方才刘晞的表现,对高氏道。
  后宫诸妃中,也只有高贵妃对其子刘晞的教育,最为严格。有的时候,刘承祐都有些看不过去,当然,这也就是孩子们还小,再过个两三年,刘承祐绝对不会再说类似的话。
  而听皇帝此言,高贵妃瞥了眼刘承祐,取过擦布给他拭去脚上的水渍,嘴里应道:“官家说得有理,但是,他毕竟不是寻常人家之子,既然继承了天家的血脉,享受着皇室的尊荣,就有他必须承担的责任与代价。官家也希望,刘晞日后成为一个有才能,对皇家与社稷有用的人吧!”
  此时的高贵妃,虽然矮着身子,处于仰视,但一双美眸之中,透着固执。与其对视几许,刘承祐摇了摇头:“罢了,此事一时辩不出个长短对错,只望你今后对孩子宽容些。”
  说着,刘承祐露出了点骚气的笑意:“值此良宵,我们还是先办正事!”
  皇帝的话里,已丝毫不掩饰欲望,贵妃略闻之,给了他一个稍安勿躁的眼神,起身想要收拾水盆、抹布。
  明显是蹲久了,方站起,腿脚一麻,身体一软,伴着一声娇呼,妙体直接扑到刘承祐怀里。刘承祐只觉得这贵妇人是故意勾引自己的,顺势用力一带,二者零距离接触着滚到榻间……
  脸上带着些感慨,又有些追忆,说道:“你我之间的缘分,当年就是在此城中开始的吧!”
  高贵妃红润的脸蛋上,透着一股满足,闻言,轻声说:“不知觉间,已经快十年了!”
  “是啊!”刘承祐抚弄着贵妃细腻的肌肤,仿佛把玩一件珍品,调笑道:“当初我随驾出征,平魏博之乱,你这美娇娘,可是我最好的战利品!”
  听皇帝这么说,贵妃却是大胆地抓住他的把柄,让他哆嗦了下,高氏低着声音,情绪似乎有所变化,道:“以蒲柳之姿,得侍潜龙,也是妾莫大的福分……”
  能够感受到怀中美妇的变化,刘承祐想了想,说:“元城百姓,给妇翁立祠以祭奠之,就在城中,明日,朕与你带刘晞去拜祭一番吧!”
  “谢官家!”
  ……
  兴之所致,本章写得已经很克制了,就是不知道会不会被违规屏蔽。
  第76章 处置决议
  因为只打算在元城待一日,所以这一日,刘承祐的日程排得很满。
  拂晓时分,起榻洗漱,带着几名皇子习武锻炼,而后沐浴、进食。辰时,携贵妃母子,一起前去“令公祠”祭拜高行周,皇后与宁妃及其他三名皇子也一道,以示对功臣及长辈的尊敬。
  祭拜结束,一家人一道,于元城市井间游览,察民情,观民俗,望民气。午后,携诸皇子,在郭从义与都司张勋的陪伴下,检阅元城军队,此乃刘承祐的惯例。
  作为河北重邑,自开国以来,元城都以重兵驻之,即便这些年,兵力也在不断削减,到如今,仍旧有八千的常备兵额。其中六千禁军,两千都指挥司下属新编都军,这样的常备军马,在大汉腹地,除了东京之外,就属元城了,连洛阳都比不过。
  元城军队的军容,还是很雄壮的,郭从义在统练兵马方面还是有一套了,至于张勋,则更是收取荆湖后调过来的,作风更是硬朗。
  当然,不可避免的是,元城驻军的战力,已渐渐退化到大汉二流。虽然有不少老卒,但其中有许多军士,承平许久,不似其余参与乾祐年间各项战争的军队。即便实行轮戍,在裁汰与调迁之中,精兵强将,也大都留在了东京以及诸边。元城地位虽重,在军事上仍旧不免堕入次要。
  随行的几名皇子中,不出意外的,属刘昉最为好奇与激动,毕竟人设就是喜武好兵。在东京,虽然也常接触军队,宫中的大内军士,无不是百战精兵,但像集中演练,展示军容,接受检阅的壮观景象,对这小娃而言,还是第一次。
  看着四子兴奋的小脸,黝黑明亮的瞳孔中泛异彩,刘承祐有种乐见其成的感触,不管如何,皇子之中,若能有一二知兵者,也不是什么坏事。
  等检阅完军队,刘承祐又往大名府城外巡看一番,常言君治国以农事为本,官治政以劝课为先,如今正处春耕时分,出去体察农情,也符合其习惯。
  临河之地,土地平坦而肥沃,垦殖情况良好,向为粮仓,在开国前期那几年,在财税、粮料方面,给了朝廷以极大支持,每岁协助北面边军的粮饷都不是一个小数目。
  成片的田亩,像一座座棋盘,平铺在河北大地,沟垄纵横,错落有致。正处农时,各处尽是农忙的景象,田地的稼苗绿意,让刘承祐心旷神怡。对于大名府下的农政,他还是很满意的。
  一日的奔波下来,刘承祐也不免疲乏,回到行宫之时,已至傍晚,窦仪、李浣二人,也已等候多时。
  入内,喝了一盏茶,稍解渴去疲,瞥着恭立在御前的二人,刘承祐问:“听说你二人,昨日离开行宫,衙司也不去,撂下政务,直接回府了,此何意啊?”
  “回陛下,臣自省前行,实愧悔无地,居家待罪!”窦仪应道。
  李浣点了点头,脸上带着一抹愧色,大概在说,俺也一样。
  “你二人不是脾性不合,意见多左吗?怎么在此事上,却不约而同,想到一起去了?”刘承祐则淡淡一笑:“朕都还没有决定如何处置你们,你们倒先将自己停职了?在其位一日,便谋其政一日,虽只一日多的时间,耽误怠慢的公务,又由谁负责,倘涉急务之利害,性命之干系,迟误之责,又由谁担负?”
  简单的几句质问,让这二者脊背发寒,窦仪甚至有种,一步错,步步错的感觉,仿佛不管做什么,都会引起皇帝的不满。
  一张颇具姿仪的脸,胀得有些发红,不知是紧张,还是羞臊。又是同步请罪,但刘承祐对这样的表现,已经显露出明显的不耐烦,让二者更有些无所适从。
  “朕阅军后,去大名府治下巡看了一番,倒没有怠慢农事,黔首农户,对你这大名府尹,虽不至于歌功颂德,但总算没有谩骂怨愤!”刘承祐看着李浣,平静地说道:“昨日朕也查看了大名府下户籍、田亩、税赋、仓场,情况也还算良好。就事论事,你这个府尹,做得还算不错的!”
  听刘承祐这么说,李浣当即松了口气,拱手应道:“臣汗颜啊!”
  “你在大名任上,也待了数载了,正当调任之时,你先随朕北上,具体如何安排,待定!”刘承祐对李浣说。
  “是!谢陛下!”李浣应道,心悬之石算是落下了一半。
  “至于窦卿!”刘承祐又看向窦仪:“你去秦凤吧,仍为按察使,主邢名之事!接任之人到任之前,你先兼着道府日常事务!”
  “是!”虽然难免失望,窦仪还是恭顺应命。
  秦凤与河北相比,地贫民寡,穷山僻壤,基本没什么可比性。不过,处战略要地,伐蜀基地,正用才之地,对于有抱负的臣子而言,倒也属可去之处。另一方面,至少有了个着落,看李浣,还属“候补”了,虽然得幸伴驾北上,那可不一定是好事。
  等窦、李退下之后,刘承祐不禁摇了摇头,神情寡淡,道府主官,一道被移职,还是大名府这样的要地,可以想见,一场政治动荡难免了,至于影响,必然波及到朝中。
  考虑几许,刘承祐召来扈载,直接吩咐着:“朕说,你记!”
  “是!”
  在天子面前,扈载一切如常,受命,迅速地落座,铺开纸张,提袖握笔蘸墨,一举一动间都透着儒雅的气质。
  “拟旨发传东京,河北西道布政使窦仪,迁秦凤按察使,大名府尹李浣卸任,随驾北巡。布政使之职,由淮西道窦贞固迁任,淮西道及大名府由政事堂及南衙诸司推议人选……”刘承祐说道:“嗯,措辞方面,注意一下,严厉一些!”
  扈载微讷,但还是迅速颔首,记录概要后,稍作斟酌,即提笔,一蹴而就,书文即成。呈与刘承祐一览,洋洋两百余字,尽显文笔与才华。
  “扈载啊!你的文采,果不负才名!仅论写文著章,这满朝之中,才思如你这般敏捷的,也是少数!”瞟着扈载,刘承祐轻笑道。
  “陛下谬赞了!”扈载清瘦的面庞上,多了几分红润,精神似乎都好了些。
  “不过,这诏旨公文,与文章辞赋,终究有异,简介扼要,点明要旨,而使政情通达,无有差误,才是更重要的!”刘承祐说道。
  闻言,扈载脸上的笑容微凝,想了想,拱手说:“陛下教诲得是,臣立刻重写一份!”
  “不必了!”摆了摆手,刘承祐说:“用印之后,速递东京吧!”
  “是!”
  “当然,制命之书,也少不了你这样的文才!”文人就是文人,见他情绪微怏,刘承祐又补充了一句。
  听皇帝这么说,扈载又恢复了些神采。朝廷诏制公文,各有其格式,有的重要任命,那制书都是朝中的学士文才所著,拿出来,基本就是一篇不错的文章。
  “陛下!”稍晚些,石守信前来禀报:“各营已然准备完毕,不知明日,何时起行?”
  “就选辰时吧!”刘承祐不加考虑,吩咐着:“可以通知随行将吏僚属了!”
  “是!”
  又瞧着向张德钧:“后妃、皇子及宫人,也通知下去,以免到时忙乱!”
  “小的明白!”
  第77章 吏职变动
  翌日,御驾按时启程,没有任何延误,也没有人敢延误。在离开之前,刘承祐又降下一道谕令,言元城行宫之中,不需太多人维护,当酌情遣散些。
  三千余众,车马仪仗齐备,旌旗林立,彰显着皇家的威严,铁骑开道于前,甲士护卫于后,从从容容地顺着运河方向,朝东北而行。
  乾祐二年冬巡,过元城之后,是转到走西路,沿当初北逐契丹的路线,走邢、洺,过冀、赵。此番则不然,路线有所更改,按照刘承祐的想法,是准备顺运河北走,一路查察地方治政、民生情况。
  自元城至贝州清河,一百三十余里的路程,走走停停看看,耗费了足足六日的时间,其中只于临清县歇息了一晚。当然,仅靠刘承祐一双眼睛,一对耳朵,是看不完、听不全的,随驾的近臣郎官以及地方的武德司,都是其耳目。
  春日的阳光,总是让人感到舒适的,斜靠在软垫之上,光线透过卷起的幕布将銮驾内照得亮亮堂堂的,面上身上一片温暖,连心情都愉悦几分。
  边上摆着一叠奏章,都是最新自东京送达行营的,一些比较重要抑或有处置争议的册章。嘴里说着,朝中诸务,尽委相公,但真让刘承祐完全放手,畅游北巡,那他自己又不习惯了。
  <div style="text-align:center;">
  <script>read_xia();</scrip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