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九百七十一章包容之心
弘瞻皱着小小的眉头,对于现在的他,根本无法理解弘历这句话的意思,也不知道该怎么回答。
那拉氏脸色一沉,起身走到弘瞻身边,握着他的手道:“四阿哥这是什么意思,难道你觉得本宫在利用弘瞻?”
弘历起身微微一笑道:“清者自清,浊者自浊,皇额娘若是问心无愧的话,又何必在意儿臣说什么。”
一直跟在那拉氏身后的小宁子一脸义正辞言地道:“四阿哥,您怎可这样与皇后娘娘说话?”
那拉氏抬手道:“无妨,本宫倒是想听听四阿哥还有什么话想要与本宫说。”
弘历低头道:“儿臣不敢,儿臣刚才与六弟的话也是随口一句,皇额娘不必介怀,时辰不早了,儿臣还要去户部,先行告退,改日再来给皇额娘请安。”
在离开之前,弘历意味深长的看了弘瞻一眼,希望他可以记住自己的话,将来多用心看事,明白谁才是真正在意他的那个人,不要沦为皇后等人的工具,不然他会变成第二个弘时,甚至比弘时更加可悲。
在其走的不见踪影后,弘瞻仰头道:“皇额娘,四哥说的那句话是什么意思?还有您刚才说让杜鹃带儿臣去玩耍?儿臣怎么不知道?”
那拉氏眸中掠过一丝冷光,旋即温言道:“皇额娘也不明白,不过四阿哥是熹贵妃的儿子,想必又是打算分离本宫与你的母子之情。至于杜鹃……”那拉氏扫了一眼还跪在地上的杜鹃道:“本宫之前吩咐过她,哪知她竟没听本宫的话,着实可恶,本宫待会儿就处置了她。”说着她从弘瞻手中接过纸,仔细看过后笑道:“嗯,果然是将千字文一字不差的默写出来了,真是聪明。”
听得那拉氏夸奖,弘瞻开心的笑了起来,刘氏不在,那拉氏就是他最亲近的人,对她的话也一直深信不疑。
那拉氏将纸交给小宁子拿着,道:“不过你字虽然写的都对,笔锋笔力却差了许多,还要好好练练。”
弘瞻乖巧地道:“儿臣知道,儿臣这就去练。”三岁多的孩子,正是最喜欢玩耍的时候,然对于弘瞻来说,每日都是枯燥的读书习字,真亏得他能一直坚持下来。
“真乖。”那拉氏抚着他的脸颊,带着几分诱惑道:“记着,你做的越出色,将来就越有机会救你额娘出辛者库,相信你额娘也等着这一天尽快到来。”
这句话似是刺激到了弘瞻,他握着小小拳头用力道:“儿臣一定会亲手救额娘于苦难之中。”
救刘氏离开辛者库,这就是弘瞻如此用功的动力,也是那拉氏一直在弘瞻耳边说的话。她是打定了主意要收养弘瞻,自然希望弘瞻事事出色,好讨得胤禛的欢心。至于这样做对幼小的弘瞻而言会有什么影响,则不在她考虑之中。
那拉氏与刘氏是一样的,皆是为达目的不则手段之人,但又不完全相同,因为弘晖在世时,她从不曾伤害过弘晖;然刘氏却一次次的伤害弘瞻,将这个儿子当成棋子一样利用,甚至为了陷害舒穆禄氏,亲手杀死了体弱的七阿哥弘旬。
所以,从某些方面来说,刘氏甚至是比那拉氏更加残忍无情!
在下午练字的时间里,不知道为何,弘瞻脑海里总会闪现弘历说过的那句话――什么时候都别忘了你自己真正想要的是什么,不要沦为别人的工具。
虽然弘瞻努力不要让自己想起这句话,却没有多大用处,最终他牢牢的记住了这句话,而且在多年后,这句话甚至影响了他人生的轨迹。
至于凌若那边,带着水秀一路来到养心殿,在让小五通报的过程中,凌若心中忐忑不安,唯恐胤禛因为之前的事而不愿见自己,这样的忐忑直至小五告诉她可以进去后,方才悄然散去,不过随之而来的是令手脚冰冷的紧张。
踩着光可鉴人的金砖来到养心殿内,胤禛正伏案疾书,不知在写些什么,面对凌若的请安,他连头都没有抬起,只是淡淡的应了一声。
凌若没有打扰,安静地站在殿中,约摸站了一柱香后,胤禛方才长出一口气,扔下手中的笔,抬头看着凌若,于复杂的神色中说道:“你来了。”
“是。”除了这个字,凌若不知道还应该说什么,待得静一静心后,方才道:“弘历告诉臣妾,如今两边战事吃紧,户部用钱如流水,偏偏现在赋税还没有如期收上,令国库吃紧。皇上,这两场仗,真的那么难打吗?”
胤禛苦笑道:“红毛鬼子擅用火器,准葛尔则擅用骑兵游斗,两战同时暴发,你说会好打吗?”说到此处,他深吸一口气道:“不过就算再难打,最后赢的也是咱们大清,朕绝不会让祖宗打下来的江山毁在朕的手里,你相信吗?”
凌若抬头,第一眼看到的是他坚定的眼神,这一刻,她轻笑了起来,“臣妾一直都相信皇上。”
听得这句话,胤禛眸光微闪,盯着凌若道:“朕还以为你已经不再相信朕了,因为朕质疑了你。”
凌若摇头道:“不会。臣妾一直都知道皇上是大清江山最好的守护者,不止臣妾,先帝亦是这么认为。”
凝视着她的双眸,胤禛忽地道:“怨朕吗?”
凌若有些意外他会问这样的话,低头盯着自己绣有双蝶同飞图案的鞋面道:“若臣妾说没有就是欺君之罪,但若异地而处,臣妾也会那样做。”
“你啊。”胤禛摇摇头,越过她道:“回想起来,有些话朕确实说的重了一些,只是当时朕在气头上,无法冷静下来。”
凌若低低道:“臣妾明白,整件事归咎起来,是臣妾错,臣妾先骗了皇上,皇上生气也是应该的。”
身后传来胤禛轻浅的笑声,过了一会儿,他走到凌若身前,托起她的下巴道:“其实谁对谁错都不要紧,要紧的是,你我之间,该有体谅包容之心,若一直揪着错处不放,只能令彼此难过,这是朕不愿见的。朕如今可以做到放下,你可以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