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页 夜间
免费小说 > 历史军事 > 误入眉眼 > 第56节
  苏长瑞则急急忙忙的,叫起居室的太监备置上朝事宜。好像因为她赖床过久,早朝都有些迟了。
  ***
  奉天殿内,文武百官已至,且分两排站立,首位的便是丞相与摄政王二人。
  皇帝休养数日,龙体渐安,本以为这早朝由丞相大人主持,太监传报陛下临朝,众人便静等着。
  片刻之后,随着太监一声皇帝驾到,众臣纷纷跪地,身着龙袍的皇帝走入殿中,金贵典雅,不失大气。
  卫玠侧身看向行来的君王,身为丞相,与摄政王一同不必行跪拜礼。
  萧扶玉的眉眼还有些惺忪,像是未能睡饱,就差当着众人打哈欠了。
  卫玠轻轻蹙眉,待到她走到跟前,他躬身作揖,颀长矜贵,一如往常清正丞相的姿态。
  萧扶玉的目光在卫玠身上略有停顿,而后瞥向左侧的摄政王赵衍,想必今日朝上少不了赵千檀的事。
  萧扶玉走上台阶,端正地坐在龙椅上,当初将赵千檀关押,她没来得及下罪名,而后卫玠已赵千檀伤及陛下为名将他关押了大半个月。
  这样的罪名,赵千檀自不会承认,摄政王更不会不管不顾,不过那日皇帝有心谋杀赵千檀的布置,恐是已被摄政王查清。
  两者已心知肚明双方的心思,只是没有彻底捅破,眼下就这堂而皇之处置赵千檀自然是不行了。
  早朝开始,摄政王并未提赵千檀的事,皆是各部的汇总情况,不知为何,萧扶玉听着便容易困倦起来。
  待各部奏完,李太尉奏明一件关于北疆频频受扰之事,这北疆相连周国,边境之处难有和平。
  自萧扶玉登基以来,周国一直都有些不大不小的动作,也一直是由镇北将军镇守,而这镇北将军是摄政王的人。
  而这次两境之争中的军报中,有一则消息,便是一青年出现于北疆,此人乃为三年前卫首尊之子卫顼。
  此言即出,在场众人皆一顿,萧扶玉则看着李太尉呈上来的军报,卫顼负伤从周国而归,正于镇北将军营中养伤。
  卫府家宴上,卫二夫人不止一次提及的嫡子卫顼,也就是卫玠的堂弟。
  萧扶玉不禁看向底下的卫玠,身形未动,却沉了眉目,看来是有所动容。
  而殿中的摄政王,他神色自若,带着淡淡笑意,这李太尉也是摄政王一党,他这折子不过是替摄政王呈的。
  萧扶玉收回目光,开口道:“卫首尊忠义严明,当初为了朕劳苦奔波,却受薛家谋害,如今才得以明案,现在又得其子的下落,此为好事。”
  此言,底下无一人有异议,萧扶玉将奏折转给旁的太监,继续道:“既然如此,早日将卫顼带回京都与家族团聚,朕正好一见恩师之子。”
  当年她尚为储君时,先帝曾任卫熹教导于她,虽不是太傅,但曾一声恩师也不为过。
  若不是卫熹的存在,她没那么容易登基,只是自己无权,之后卫熹突发急病而去。
  卫家出事,在太后的压迫下,她被关在玄华宫整整半个月,待她出来,卫二夫人已带着卫家一众离开京都。
  萧扶玉颓然过一段时间,曾自暴自弃想就这样做一个庸君,只能将重心靠向摄政王和太后抗衡,所以后来卫玠的出现也是一个转机。
  明殿中,李太尉微顿,看了卫玠一眼,回道:“卫家二公子可谓吉人有天相,时隔三年总算得了消息,不过卫顼伤势未愈,恐是等上一阵子才能回京。”
  这人是在摄政王手里,这话可别有深意,伤势未愈不知是真是假,但显然是没那么容易给人,除非做出交换。
  卫玠神色微动,睨向一直不曾言语的摄政王,真正的掌谋者却最为不动声色。
  卫顼失踪三年,竟是流落在周国,堂堂摄政王呈上明殿的消息,自然不会有假。
  卫玠道:“府中二夫人惦念多年,而今有了消息,自是要卫顼平安归来。”
  萧扶玉指尖轻敲金色椅柄,缓缓道:“卫顼乃卫家之人,便依卫丞相的意思。”
  听此,李太尉回应一声是,才退步回位,这话的意思便是要人了,便也是松口换人。
  待殿内沉凝下来,摄政王上前,拱手道:“陛下,朝中要事皆谈了,臣是有件私事,冒昧在朝上提及。”
  果然摄政王为的还是赵千檀,不放赵千檀,卫顼也难从北疆而归。
  萧扶玉道:“赵王爷是世子吧。”
  摄政王轻颌首,唇上的胡须微动,他道:“犬子也关了大半个月,伤陛下之事,定有蹊跷,世子乃至正赵家岂敢有伤陛下之心,望陛下明鉴啊。”
  萧扶玉瞧着他微顿,她想不松口也难,回道:“中秋那日,朕是喝多了,冷飕飕地险些被梅花镖刺伤,这一动气便把赵世子关押起来。歇了这么久,也想了不少,的确是有蹊跷。”
  赵千檀善用飞镖是整个京都之人皆知的事,仅是梅花镖便将人关了大半个月,这样的理由属实牵强。
  话是如此说,在场的臣子皆都看得出,事情没那么简单,只不过是皇帝借口罢了。
  萧扶玉打量着摄政王,继续沉声道:“朕与赵世子多年玩伴,又怎会真怪罪他,朕不过一时动气,那日再让刑部查查,赵世子回府休养亦无妨。”
  明殿宽敞,声音略有空旷感。
  摄政王听此,眸色愈发深长,慢条斯理地躬身谢恩,“谢陛下开恩。”
  萧扶玉略微蹙眉,永远都是这般神色自若的姿态,此前摄政王不忧赵千檀的安危,也是因有卫顼的存在吧。
  第66章 立冬  陛下何时换的砚台
  无罪的圣旨下后不久, 赵家的人便来到刑部将赵千檀接回去。
  这半个月里,人在里面多少是吃了苦头的,即便是受罚, 也不会在身上就留伤痕。
  秋风徐徐,落叶飘零, 在刑部堂外,赵家的马车已等候多时。
  赵千檀衣衫单薄, 肩披一件外衣从门中走出, 看似毫无损伤, 却面色苍白。
  他目光瞥向立于前方的青年,白衣卿相,肃正清雅, 正是手握六部职权的卫玠,神情淡漠,仅是奉旨放赵千檀出狱。
  赵千檀眸色微暗,很快又恢复平静,缓缓走上前去, 停在卫玠身前, 淡笑道:“可惜,还是出了这刑部大门, 真是多谢近来丞相大人的关照了。”
  卫玠侧首睨向他, “赵世子金贵, 刑部哪能留得住你,只是下次可莫再来了。”
  赵千檀笑意未减, 回道:“丞相大人还是多关心令弟,这山高水长,北疆到京都远着呢。”
  言罢, 赵千檀收回了目光,不再多言,行到马车前,提衣上车。
  马车左右皆是赵家护卫,为首的那人道了声退,马车缓缓行驶而去。
  卫玠神色略沉,收回目光,留下刑部郎中处理剩下事宜,便转身离去。
  卫顼的事,他已派谍网司的人去暗查,尽量以最快的时日得到消息。
  区区几日间,闻墨已将密信呈来政事堂,北疆近来纷争不断,卫顼负伤休养,皆一一认证,之前朝堂上李太尉所呈的军报无误。
  赵千檀出了刑部大牢,摄政王也应会将卫顼送回京都,快的话,一个月后能入京,由李太尉的人护送,到时卫玠需派人前去接应。
  回到政事堂的书案处,卫玠靠着椅背,闭眼轻歇,桌上的文书奏折尚未过目。
  秋忙,各部事务繁多,各地区的州府秋贡特产,听闻近来番邦进贡的紫蒲萄深得陛下喜爱。
  ***
  前谍阁首尊之子流落于北疆的消息,很快就从朝内传出了宫门,听闻卫二夫人知晓后,欣喜得差点背过气,如今日日念着卫顼回京。
  为表宽慰,萧扶玉派人走了一趟卫府,这卫顼说起来,她是见过几次,皆是尚为太子之时。
  待登基之后,卫顼便下落不明,只知前世从周国得知,此人早已不在人世。
  萧扶玉都不甚清楚此事,所以对此人的记忆便也不深刻,卫玠虽是个闷葫芦,鲜少表达情感,但他却是个重情之人,自然会将卫顼的归京放在心上。
  这个月里,霍府热热闹闹的办了婚事,筹备几个月,算是将那薛姑娘娶入了府中,敲锣打鼓的尤为热闹。
  萧扶玉本想换身私服前去瞧瞧,卫玠却没让她去的机会,倒是第二天的时候,给她带了几个喜糖。
  随着天气彻底转冷,京都的风吹得大,宫廊呼呼的冷,衣衫多添,苏长瑞安排人在殿内燃起暖炉。
  或许是日子冷了,萧扶玉变得更为慵懒,去宣室殿的次数变少,则是将奏折带回玄华宫批改,于是卫丞相奏事也从宣室殿来到了玄华宫。
  即便是如此,也抵不过萧扶玉的慵懒,时而听着卫玠的话语声,便靠着椅背睡着。
  无奈之下,卫玠会用奏折敲她的脑袋,戏谑她是属蛇的,冬日将近,亦是要冬眠的。
  十月初旬,万木凋零。
  玄华宫的书阁清净,趁着闲下来,萧扶玉披着衣袍席地坐在炭火旁,右侧置着一张矮桌,斟有暖茶。
  卫玠站在不远处的书架旁,似乎正专注于手中的文章,身形修长,清雅肃正。
  萧扶玉只当他是在看户部的汇总,并未放在心上,瞧着屋外掉落的树叶,略有失神,今年秋季被政务牵着,没能出去射猎。
  想着十月末,便是卫玠的生辰,那个家伙好像什么都不记得,她却在思考着送些什么给他。
  书阁内别无他人,房柱两侧的檀色帏帘垂落着,遮掩着视线,显得有些安静。
  卫玠眸色轻凝,骨节分明的手指翻动着纸张,皆是谍阁近来的密信,不止包括京都诸事,还有北疆战役事宜。
  卫顼不久便入京,赵家恐是不会那么容易放人,如若赵千檀在当日埋伏,正好借此解决他。
  卫玠将密信合起,转眸间得见一旁的柜匣半敞着,里头一抹深墨色尤为熟悉,砚台上砸出了一块缺口。
  使得他眉目一沉,侧目看向书案,上面摆放的文房四宝显然已换了一套,就连他所赠的笔都不再挂在笔架上。
  砚墨上的缺口显然是人为的,她何时不再用的?
  亦不知是砸的,还是不慎摔的。
  卫玠眸光暗了暗,心中自是升起不快,此时身后不远处的萧扶玉耐不住性子,同他说话,“过两日,可是要去将卫顼接回京?”
  卫玠仅是淡淡地看她一眼,目光又回到文章上,漠然道,“嗯。”
  萧扶玉坐得不安分,小脚凉凉的,“在哪里?”
  她是问在哪里接人。
  卫玠指尖轻碾纸张,停顿片刻,端着文章,提步走到炭火旁,“京外庆阳驿。”
  他的语气平淡且冷沉,没表露出丝毫情绪。
  卫玠坐在她的身旁,萧扶玉顿了顿,不知他在想些什么,格外的深沉,于是将脚丫放到卫玠腹前取暖。
  他抬眸与她相视,微微蹙眉,不知何时她脱的白袜,足上略微冰凉。
  萧扶玉见他板着脸,便轻轻瘪嘴,玉洁的脚蹭蹭他的小腹,“有点冷。”
  卫玠再度看回文章,心中有气,却又捂上她冰凉的小脚,手掌里温温热热的。
  萧扶玉瞧着卫玠的侧脸,薄唇微抿,是不愿理睬她的样子。
  于是小脚还没捂热,便从卫玠的手掌里跑出来,勾扯着他的玉带,想钻进衣襟里去,却不慎轻踩到那处不该碰的地方。
  那处即便尚在平静,仍不容轻视,萧扶玉微顿,下意识地又蹭了蹭,他的手掌则抓住她的脚丫,显然是有反应了。